这项研究找了33名参与者,让他们骑自行车完成4000米的路程。在不同阶段,研究人员要求他们估计30秒有多长。这些估计分别发生在骑行开始前、过程中和结束后三个时间点。
结果发现,在整个骑行过程中,参与者普遍低估了30秒的实际长度。平均来看,他们对时间的判断快了8%到9%,也就是说,他们感觉时间过得更慢了。更有趣的是,无论他们是单独骑行,还是与一个虚拟对手比赛,这种时间拉长的感觉都没有明显变化。这说明时间感知的变化并不取决于是否有竞争环境,也不完全由身体努力程度决定。
这个现象让我们对大脑如何应对体力压力有了新的思考。当你用力运动时,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,比如心跳加快、注意力集中、疲劳感增强。这些都可能影响我们对时间的判断。而这种时间感知的扭曲,对于运动员来说尤其重要。
我们知道,高水平运动员常常依赖精准的时间控制来完成动作,比如游泳时的转身、跑步中的节奏调整等。如果大脑在高强度运动中对时间的判断变得不稳定,就会影响他们的表现。
当然,时间并没有真正变慢,只是我们的大脑在高强度状态下产生了错觉。但正是这种错觉,揭示了大脑如何处理压力和外部信息。随着研究深入,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大脑是如何适应挑战、学习并不断进化的。